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设计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7 17:55:17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5篇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

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豚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xxx,所以xxx。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 ……此处隐藏15115个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了解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导入新诗。

1、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着苏轼游览了庐山,了解到苏轼眼里的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宋朝诗人陆游一起来《游山西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请大家自由朗读《游山西村》,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字音和诗句朗读。

(1)指名朗读古诗,注意评点字音的准确和诗句朗读的味道。

(2)(点击课件)认读生字,学生提出书写注意事项。

腊l à浑h ún豚t ún疑y í

(3)老师指导诗句朗读的味道,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1、请大家结合注释,猜猜这首诗的意思。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讲。

2、全班交流古诗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读出来了陆游的心情没有?

三、品读古诗,体会感情。

品读古诗,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陆游快乐的心情。

1、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人好)

(1)请大家默读诗句,想想农家人招待游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农家仅仅是“足”鸡豚吗?还“足”什么?

(3)一个“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画面,感情朗读1、2句。

“丰足”之年,农家人杀鸡宰猪,热情招待外来游客,陆游在这里喝着酒、吃着肉,他快乐吗?

2、体会陆游的快乐心情。(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陆游的快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指名回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①理解“莫笑”,从农家人热情地招待可以体会到快乐。

②“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对比看出快乐。“疑无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对比看出快乐。

(2)拓展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3、4句。

同学们,陆游到山西村游玩,农民热情款待他,诗中一个“足”字可以看出当地农民的好客、纯朴的性格。当陆游结束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乐的,他由衷感激农民的热情好客,他无比留恋农村的纯朴生活,其实,“足”也可以概括陆游的心情,那就是——“满足”。

四、配乐朗诵,背诵古诗。

游山西村

人好丰足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品悟诗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间】

7分钟

【教学过程】

1、品诗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饭菜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从绝处逢生、到豁然开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困境中蕴含着希望,在我们感觉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又一村的美好景象。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陆游被罢官了,他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没有嫌弃他,看着眼前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感受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淳朴的民风,陆游也看到了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伪诈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执掌朝政的人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但愿从今往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农人的热爱。

2、布置作业

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结束语:

生活中谁没有困难,谁没有挫折,谁没有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看到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