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设计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0 11:01:16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鸭子拌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1

活动内容:

1、了解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音色特点。

2、欣赏音乐《鸭子拌嘴》。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摸、听、玩、画、说、想等活动,初步了解打击乐器构造的演奏方法和音色,通过欣赏,理解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

2、技能目标:通过敲、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音色听辨能力,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节奏不同的音;提高音乐欣赏力;通过说、想、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通过讨论、创编、表演、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走进生活,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设计理念: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安志顺根据西安鼓乐五调《中吕粉碟儿》套曲的开场锣鼓为素材而创作。使用乐器以小镲为主,其他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在演奏上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进行各类形式的组合,运用滑、点、扣、刮、滚、闷、等各种打击技巧。乐曲共分三段,分别为中板、华彩和快板,另有一个小前奏和小尾声。

1、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鸭子拌嘴》是一首打击乐合奏,它“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的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贯彻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使学生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

4、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并通过乐器归类、描绘声音、创编故事、乐曲起名等过程,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5、学科综合,多元文化。课堂中教师把教学与舞蹈、绘画、文学、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重、难点:

1、用打击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听懂音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

活动准备:

打击乐、各种头饰、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笔、纸。

活动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师播放音乐《铃板锣鼓》,并带学生做律动。

生复习演唱《铃板锣鼓》,并做律动。进教室围圈坐好。

2、师鼓励学生拿起几张大展台上的乐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

生玩起乐器。

(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产生“我想学”的欲望)

(二)主动探讨,巧妙点拨

1、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音乐找朋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生看课件,看自己手中的乐器,展开讨论,提出问题。

(用卡通画制作的课件分别出示四类乐器的动画、音效。)

2、教师适时运用点拨,同时帮助找出打击乐器的朋友。

生把打击乐归类,拿一种打击乐器回位坐好。

(学生在游戏中辨认了各种乐器。)

3、教师及时解说打击乐的演奏方法。

生熟悉手中乐器,发挥小组作用,讨论研究几种乐器的敲法。

4、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语言来描绘声音或用手中纸笔画出声音,表现乐器声音的特点。

生会用不同的答案,如木鱼的声音,有的讲象水珠落在石头上的声音,有的用……或用^^^^^来表现。

(师不断鼓励,启发学生想象。)

(三)巧设游戏,寓教于乐

设计一个小游戏“哑巴领瞎子”,规则:哑巴用敲击乐器的方式去引被蒙住眼睛的“瞎子”走路;哑巴要一直敲打乐器,瞎子要听好自己哑巴搭档乐器的声音,不要跟别人走。

学生自选乐器、自选搭档进行参赛,最后评出冠军,根据需要可适当多进行几次。

(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辨认了乐器的音色,为活动的下一环节欣赏做铺垫。)

(四)指导欣赏,表现自我

1、师播放音乐片断问:“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生初听片断,回答问题。

2、师播放鸭子走路的片断和快板部分,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生再听片断,自由想象,自由律动,动作说法不一。

(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教师不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3、师播放全曲,同时播放多媒体动画。

生听全曲,听、看、想象故事,编故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把难理解的音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音乐形象,用的是哪种乐器?哪种演奏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

5、师出示音乐片断。

生参与音乐,拿起乐器,表现音乐。

(抓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好胜心。)

6、鼓励学生给乐曲起名,学生讨论后,师解释“拌嘴”的意思。

生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五)融入生活,拓展教学

师:打击乐刚刚描绘的是鸭子,你们再用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长短不同的节奏试试还可以用这些乐器描绘出我们生活的哪些音响呢?

生分组敲击讨论,描绘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有的用三角铁在四周循环敲击,发出长而回旋的声音,模仿闹钟;有的用镲、沙球、碰铃模仿妈妈在厨房里烧饭的声响。

(六)小结本课,课堂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打击乐,还用它们模仿了各种声音,课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音乐!

七、教学反思:

1、音 ……此处隐藏1302个字……>(1)学动物的叫声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所讲的动物中选出三种动物(出示挂图)我们一起来模仿它们的叫声。(逐一请学生按节奏模仿出来)

小猫怎样叫:x - │ x -│

喵 喵

小狗怎样叫:x x │ x x │

汪 汪 汪 汪

小鸡怎样叫:x x x x │ x x x x│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2)动物小合唱(提高学生多声部表现节奏的协作能力)

把全班同学分成三部分,分别模仿小猫叫、小狗叫、小鸡叫,从节奏到音准,进行动物小合唱。

5 - │5 - │5 - │5 - ║

喵 喵 喵 喵

3 3 │3 3 │3 3 │3 3 ║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汪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3)成果分享(播放刚才小合唱的录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仿一仿,再凝听合作的音响效果,不仅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而且使他们对声音的强弱、长短等艺术要素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做一做、评一评

(化妆晚会准备阶段,美术知识的切入,培养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评价能力)

(1)分小组把同学装扮成动物,分成 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学生合作完成作品,教师给予帮助与及时鼓励。

(2)展示作品,学生评价。(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当学生完成后,请小动物们到台上展示,并逐一介绍它们的设计师,学生相互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小动物这一环节,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

(四)演一演、唱一唱。

(化妆晚会高潮,戏剧知识切入,要求学生自信、敢于表现自我)

(1)讲动物故事。

师:接下来请我们的设计师也加入我们的行列(戴上头饰),现在森林里多热闹,有聪明的猴子、漂亮的孔雀、轻巧的小企鹅、健壮的斑马……这么多的好伙伴,你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

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能骄傲。

生:还有《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2)演一段小故事,唱动物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演一段小故事吧,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个联欢会,动物朋友们正玩得开心,突然,森林里响起汽笛声、枪声,动物们马上躲起来保护自己……我们请两位同学扮演心怀不轨的人。

晚会开始了,请鹦鹉小姐当我们的小主持人。

生(鹦鹉):第一个节目,大合唱《保护小羊》;第二个节目,请小鸟们舞蹈《小蜻蜓》;接下来请孔雀表演舞蹈《金孔雀轻轻跳》;全体表演唱《两只小象》、《一只哈巴狗》……突然,录音里播放汽笛声、枪声,猎人拿着枪走了出来,小动物们都跑回了家。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匠心独具,把讲故事、演故事、表演唱结合起来,这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激起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议一议。

(1)教师总结

(2)学生谈体会

表演结束,教师总结:正像刚才故事里描述的一样,由于环境被破坏和人为的捕杀,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减少,(点击电脑出现画面)像国宝大熊猫、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老虎、金丝猴、藏羚羊等,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幸好这种现象早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有关方面正在想方设法保护它们,而作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保护环境。

生:不吃野生动物。

……

师:对,有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与有益动物和谐相处吧!(屏幕显示)

教师提议:动物们喜欢洁净的生存环境,我们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现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我们身边的纸屑拾起,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设计意图】:

进行思想教育,渗透爱护小动物和环保意识。

(六)伴着音乐出教室。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鸭子拌嘴》,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继续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

2、通过聆听、对比、探究、模仿等方法欣赏音乐,了解乐器及相关文化知识。

3、能够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够听辨出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变化;能分辨乐器音色。

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这个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与欣赏认知能力:够拍击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有一定的感知音乐形象的能力,但是没有感知过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而使音乐形象发生变化的音乐作品;学生聆听过许多器乐作品,但从没有欣赏过没有旋律的打击乐作品;欣赏民族音乐的经验较少。

教学重点:乐曲《鸭子拌嘴》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难点:对民族打击乐作品的欣赏与接纳。

教学过程:

【导入】鸭子拌嘴

一、导入

1.了解归纳,拓宽知识

学生根据制作材质了解中国古代的“八音”,知道乐曲中部分打击乐器(鼓、镲、云锣、木鱼等)的名称和在“八音”中的分类。

2.感知形象,导入情境

教师播放音乐中表现老鸭子和小鸭子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辨:哪段音乐表现的是老鸭子?哪段音乐表现的是小鸭子?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提问:什么是拌嘴?(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吵)你和别人拌过嘴吗?

(设计意图:拓展相关中国音乐文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标题,感受音乐)

二、完整聆听

1.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教师完整播放《鸭子拌嘴》,提出欣赏要求:想一想,在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当你听到老鸭子和小鸭子激烈地争吵时,请你举手示意。

2.体验探究,回答问题

聆听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进一步了解音乐中的打击乐器。

三、分段聆听

1.听觉领先,探究特点

聆听模仿小鸭子走路的部分音乐,教师提出问题:这段音乐像小鸭子正在干什么?(走路),小鸭子走路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和一低一高的旋律特点)

谱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跺脚表示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演奏谱例;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辨别演奏手法,用双手进行模仿。

通过图片,认识编钟和编磬,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的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拓展相关乐器知识,了解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

四、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乐曲《鸭子拌嘴》

《《鸭子拌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